我的股市人生(Part One) ---(原创) |
我 的这出戏,还要从我的父亲说起。他算是中国第一代股民了。我那时还很小,对这一段记忆比较模糊,有错误的地方也是难免的,所以还请各位看官多多包涵。大概 是在88年89年那一会儿吧,那时上海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证券交易所,交易股票一般都去一个叫文化广场的地方(好像这个地方前两年已经被拆了,可惜了), 那场景我估计就和解放前地下党接头差不多吧。允许交易的股票也少的可怜,只有电真空,大小飞乐,豫园商城等8个股票,俗称“老八股”。那时也有涨跌停限 制,好像还修改过几次(相比现在的调整印花税,那真是大巫见小巫了),比较夸张的是最后可能是出于抑制投机考虑吧,把每日的波动限制在上下1%。可是管理 层忽视了股市的供求不平衡关系,限制涨跌幅的后果就是天天涨停板。每天涨1%,日积月累那是很可观的。我记得那时父亲买了一个申华实业,我每天放学回家负 责帮他记帐。好像也就是100多股吧,刚开始每天涨100多块,后来涨200。可别小看这100多块,在那个年月可是相当于双职工1个月的工资了。
尽 管那时我并没有亲自参与股市,但这一段经历给了我两个启示:一是要做大多数人不愿做的事,也就是说要和大多数人反向思维才能成就大多数人不能成就之事,在 05年初我力劝周围朋友进入中国股市便是基于这个思维;第二点是要让钱生钱,即使刚开始资本很小也没有关系。关于这第二点我以后会在另一篇文章中再加阐 述。
从90年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先是深圳上海两个交易所先后成立,地下党终于进城了。再是放开了涨停板限制,把原先的股票以 100比1 split(那时候豫园商城在split前创下的10000元每股纪录恐怕再也不会被超过了)。再后来就是搞认购证,发新股。在那个“姓社姓资“争论不休 的年代里,买认购证是要有点勇气的。很多单位因为都被分配了指标,最后卖不掉的认购证只能被干部党员带头作“牺牲“分掉。30元一张的认购证一年后被炒到 10000多元,30000%的年回报应该也算是个纪录了吧。这再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第一点,那就是要做大多数人不愿做的事。想想很多人整日想着要发财, 却没有想到机会有的时候就是在不经意间到你身边,当然抓住抓不住就看每个人的造化了。
中国的第一批股民基本上都是靠认购证起来的。例外也 有,但像杨百万这样在90年前就做到100万的毕竟是少数。中国有句话叫人无横财不富,但财富来的太快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父亲的朋友里有人买了1000 张认购证,很快就在股市中积聚起几千万的财富。但在随后的几次大起大落后系数奉还,可谓是大喜大悲。当时比较深的几次起落包括从1421点跌落到330点 再回到1536点然后再落到310点。很大一批第一代股民都在这两次起落中被消灭。所以说一个人做股票能力高低不是看他在牛市中赚多少钱,而是要看他在熊 市中能够守住多少。从这点上来讲我还是蛮佩服父亲的,据他两年前告诉我,他除了2004年亏损8%以外其他所有年份都是盈利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父亲 是属于那种非常谨慎甚至于过分谨慎的人,这就注定他不可能暴富但也不至于倾家荡产。
其实我觉得很多在90年代初被消灭的第一代股民还有两 个原因:喜欢平凡交易和搞透支(Margin).在那个法规都还很不规范的年代,你要想透支5倍都是可以做到的。换句话说只要手上的股票跌去20%就可以 导致你的账户被强行平仓。透支的风险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清楚的,但在资本翻倍的诱惑下很多人都会迷失自我,我也在这当中载过跟头,在后面会提到。
我的股市人生(Part Two) --- (原创) |
不知不觉时光的车轮转到了1999年,那一年我来到了加拿大,在风景如画的UBC修读本科专业。当时的我还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近代金融史上最大的一次泡沫前夜。这也难怪,在国内的时候对北美股市的了解最多就局限于微软,IBM等知名公司。
现 在回想起来,当时泡沫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首先是IT工作非常好找,我自己就读的计算机专业当时候听前辈们说很多人大三还没结束就和大公司签了约;更夸张 的是很多半路出家只在某个College混了个证书的都能马上找到工作。当时我有些隐隐的担心,觉得那么多人都往一个行业挤不是好事,不过怎么也不会想到 后来泡沫破后的杀伤力会那么大。
除了工作好找以外,另一个特征就是媒体不遗余力的给股市煽风点火。我记得当时每天打开收音机出来的财经新 闻头条必是说Nortel又涨了多少多少,TSX指数在Nortel带领下又创出历史新高等等。说实话,在来加拿大之前我没有怎么听说过Nortel,连 它是干什么的都不清楚。不过到后来这个公司的市值排进全球前25,几乎占加拿大全部股市市值的一半,那也算是一个神话了。直到今天我还在想这个问题,媒体 到底对人的心理作用可以起到多少作用。看看国内现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股市中暴富的例子,好像有些当年的影子。
还是回到我自己吧。伴随着 Nasdaq创出5000点的历史新高,我在UBC的第一年生活很快就过去了。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意识到IT行业最好的日子也即将一去不复还了。到了 2000年的9月开始申请Co-op, 应该说一点都没有感到工作难找。现在回过头看看其实就业市场相对于经济还是有一个滞后过程的。尽管Nasdaq在那一年的3月见顶,但工作其实一直到 2001初都还是比较好找的。我的简历发出去没多久后就先后拿到15个Interview,包括HP, IBM, Motorola等大公司。最后我选择去了HP。
我去HP前在学校里还发生了一个小的插曲。记得那时有门英语课,Instructor是 个加拿大白人,是个彻头彻脑的Anti-Socialist,对中国很有敌意, 为此我还和他在课堂上争辩过几次,拿出全部的英语词汇,就差没有骂娘了。回想起来当年的我还是很愤青的,不过相信在海外的游子都会有比在国内更爱国的感觉 吧。因为这个原因,我对这个Instructor一直没有什么好感。当然我估计他对我也不会感觉好到哪去,最后给分的时候只给了我一个C-,估计他也不想 再多看到我,不然给个D都是有可能的。扯远了。11月中的一节课,这家伙铁青了脸走进教室,一开口便谈起了Nortel的股票,原来前一天晚上 Nortel出了一个Warning, 这天股票一开盘就跌了20%多。估计这位仁兄被套得不浅。也不知道他后来割肉了没有,Nortel从那时候的60多元一股最后跌倒不到1元。告诉我们一个 道理,该割肉时还是要舍得割。而且刚开始是割胳膊,容易下手,到后来要割大腿,割腰什么的可就更难了。
Co-op从2001年1月开始, 为期8个月。当时的我当然没有觉察到Nasdaq已经从最高的5000点落到了2000点都不到,也没有意识到这会如何影响到我后来的人生轨迹。好像是在 那一年的2月份,先是Motorola宣布全球裁员10000人,接下来HP也在4月份宣布Hiring Freeze,然后6月份就是裁员通知,说什么第一轮先来个10000人,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尽管我不属于直接受牵连人员,但这次的裁员给我的印象恐怕这 辈子都不会抹去。所有的正式员工都在8月份的某一天会接到HP北美区总裁的电话,告诉他/她到底是可以被继续留下还是请你走人。如果走人的话还根据你工作 的性质,如果属于涉及到一定公司机密的话,15分钟后就必须在别人的监视下卷起铺盖走人。实际上当时第一轮裁员时我们办公室也就只有两个人中彩,不过正所 谓兔死狐悲,留下的人在后面的几个星期里都没有什么笑容,都生怕自己会在第二轮或是第三轮中中标。
这次HP裁员经历给我的影响真是太深 了。在这之前,我只是立志于成为一个好的程序员,能够写出好的软件。但一想到从事这个行业得时时担心自己是不是什么时候会饭碗不保,特别是年龄增大以后。 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规划。重新回到学校后,我申请了几门商科的课程,想看看能不能为自己将来找工作拓宽点范围。第一门课是最基本的 Financial Accounting。教课的是一个相当有才但又放荡不羁的老头,每次上课前他总要吹嘘一番又认识了那个女的而且那个人对他爱得死去活来之类的。不过他提 倡读书要联系实际,不要死读书。在第一节课他就推荐学生订阅Business Week和Fortune杂志。我就是从2001年开始阅读这两本杂志的,一直到今天。刚开始的时候不是夸张的说真的是属于废寝忘食,每一篇文章我都会仔 细读下来,不懂的地方就上网去查。刚开始时真的是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几乎什么都不懂,但坚持了几个月后就基本能够Follow。回过头想想,其实真正要 读明白这两本杂志需要不少经济,金融,商业方面的知识,但只有发现自己哪里缺少了才会更有效的去读这些专业课,也更容易掌握这当中的要点,所以说读书不能 为读而读就是这个道理。
那一年的11月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国内的父亲突然委托我在加拿大开个账户,因为他觉得香港的H股会表现不错。 应该承认那时候父亲的眼光是很独到的,当时H股指数在经历了美股的拖累后只有2000多点。而且我和周围一些做生意的朋友聊起投资H股,他们大多不屑,认 为还会继续下跌。反过来看看现在H股指数在11000多点却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想杀进去,再次应证了那句话:在大多数人不想做的事上才有可能赚到大钱。帮 父亲开账户的直接结果是,我有了平生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股票账户。
转眼到了2002年初,这年冬天特别冷,经济不景气的消息一个接一个,裁 员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学校在2月份例行放了一个星期的Reading Break,其实是想让学生可以准备接下来的期中考试。就在这个Reading Break当中,我读到了一本可能最终改变我人生命运的一本书。说起来也是纯属偶然,和朋友去Mall里Shopping, 无意中经过Chapter, 然后随手翻阅了几本放在门口桌子上的畅销书。当我翻到那本Robert Kiyosaki的”Investing Guide”,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做醍醐灌顶了。我当下买下那本书,然后在接下来的4天里一直读到Sophisticated Investors那章为止。因为当时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所以不舍得把它囫囵吞枣全部读完,想等自己有朝一日成为Sophisticated Investor的时候再读完它。
现在回想起来那本书中讲的道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Robert本人倒是更像一个Salesman,到 处给自己搞宣传。但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我正好经历了裁员风波,处于人生定位的一个十字路口,那本书起的作用可真是怎么说都不为过的。 “Investing Guide”的宗旨就是宣扬要搞投资,而不要指望靠工资退休。它当中阐述了一个人在社会链当中扮演的角色:消费者,劳动者,管理者和投资者。当然其实每个 人都是属于消费者,但决大多数人都属于劳动者和管理者两类。而其实大部分利润或者说是剩余价值是流向投资者的。书当中还阐述了另一个投资的好处,那就是 Capital Gain的税率会比Income的税率低很多。这一点还是蛮有道理的。
这本书给我的直接影响至少有两个,一是立志于从事 金融投资业,放弃原先报考计算机Master的设想,转而准备报考商课金融的Master;二是促使了我购买了平生第一支股票。当然和很多新手一上来运气 不错不同的是,我的第一笔投资是以损失惨重而告终的。当时自己真的是不知道该买什么股票,加上本金不多,所以想捡便宜的买。最后看中一个1元多一点的一个 搞笔记本电池的IT公司,心想只要它能涨到2元,那也就是快100%的回报了。一共买了2000股。买后心里忐忑不安,就希望它马上能够到2元然后可以抛 掉。结果2元没到,才一个星期的功夫它就跌到了8毛多,被我一刀给割了。回想起来这第一笔交易中我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认为价格低的股票不会继续下跌, 其实一个股票跌到1元肯定有它的道理,在这个位置破产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是我这辈子到现在为止唯一买过的一个Penny股;二是投资自己不熟悉的公司和 行业,这就注定了自己对它的合理沽值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唯一值得赞许的是在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后义无反顾的割肉。直到现在我对割肉还是那样,破了止损位就 一刀下去,没有什么商量余地。
第一笔交易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不过我的股市生涯才刚刚开始。随后不久我就下了第二单(新手一般都有这个习 惯,手里不愿意放现金,总想买些什么),这次买的是Sony,大概是46元多一点吧,买了100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为什么会买它,反正至少这是一个 我比较熟悉的公司。总共Hold了两个多星期,在52元多跑掉。到今天我还记得抛掉它的那天早上去上Stats的课,脑子里全都是股票和赚了600元钱。 觉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后又是幻想将来某一天可以买10000股Sony。相信不少新手都有和我差不多的感觉吧(未完,待续)。
我的股市人生(Part Three) --- (原创) |
在 这一回开始之前,我先要更正前面的两个错误(感谢父亲对我的指正):一是关于90年代初的认购证,实际情况是每张平均可以获利4到5千,而不是先前提到的 10000元,所以在此说明一下;二是关于父亲他本人的股市纪录,实际情况是最差的2004年他也获利了2.6%, 而不是我记忆中的-8% --- 不管怎样,这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难逾越的纪录了。
还是回到2002年。当时的市场在经历了2001年下半年的安然破产和911恐怖袭击 后,一种恐慌和对后市没有信心的心态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中蔓延开来。6月份Worldcom披露做假账对投资者无异于雪上加霜。道琼斯在5月下旬还有 10000多点,但到了7月24日就只有7400多点了 --- 这是2001-2003年熊市的第一次探底。在这种背景下, 小布什政府在8月份紧急签署了Sarbanes-Oxley法案,旨在挽回投资者信心。当时有评论员认为这个法案是美国自1934年证券法颁布以来影响最 大的一项法令,要知道1934年证券法是美国股市经历1929到1933年大萧条后罗斯福新政时所采取的一项措施,由此可见当时股市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 步了。
可是仅仅在2年前,也就是在互联网泡沫登峰造极的2000年,很多投资者都认为用不了多久道琼斯可以到30000点,Nasdaq 可以到8000点。而两年以后,Bill Gross为代表的熊派认为Dow要碰5000点。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乐观的时候会更乐观,悲观的时候会更悲观,连Bill Gross这样的投资大师都不能免俗,更不用说普通人了。这里并不是要贬低Bill Gross, 其实我觉得他还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 有兴趣的人可以读一下他每月的市场评论。
Sarbanes-Oxley法案的发布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让我感觉即使在资本市场自由程度最 高的美国,也不能完全摆脱政府干预。联想到现在很多人批评国内政策市,我觉得不应该过多指责,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美国纽约交易所成立到今年都已经 217年了,而我们国家的证券历史只有他们的一个零头,问题多些,需要更多的引导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Sarbanes-Oxley犹如 投资者的一根救命稻草,在当时那样的市场环境下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在7月份Dow探底7400点后,一个月里面Dow又重回9000点,反弹了20% 多。但和几乎所有的熊市一样,很少有可能是一次探底成功(这个理论也适用于个股,一般真正的底都是W形,也就是说需要两次探底)。在投资者最初的信心恢复 后,很快他们又意识到这个法令可能对股市长期是个利好,但对短期来说没有什么直接的作用。于是大盘在8月底又开始了二次探底,到十月初Dow跌穿前期低 点,一直到7100点才止住。这两次探底的杀伤力是非常惊人的。像现在表现都不错的HP和麦当劳,当年分别都跌到只有10元和15元的位置。蓝筹股尚且如 此,更不用说那些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了,像朗讯北电这些亏损股价格都在1元以下了。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年投资生涯。那 时候自己真是属于求知若渴。除了把每期的BusinessWeek和Fortune从封面翻倒封底外,每天大概要花5到6个小时看CNBC。在这年4,5 月间,还连续读了两本书。一是Burton G. Malkiel的”漫步华尔街”。这本书宣扬的中心思想就是Stock Picking是徒劳的。其中列举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那个猴子掷飞镖的实验:让猴子对着华尔街日报的证券版掷飞镖,飞镖击中的股票为猴子的选股,然后请很 多资深基金经理来选股和猴子比赛,一年后猴子选中的股票表现比70%以上的基金经理要好。所以这本书推崇Index Investing,它认为就长期而言,很难有人能够持续表现超过Index。对于这一点说法我觉得还是很有些道理的。
另外一本书是 Robert G. Hagstrom的 “The Warren Buffett Way”。这本书主要强调要以买企业的心态来选择股票。不过说实话后来我读了巴非特每年给股东的信,觉得这当中可以学到的东西更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 Berkshire Hathaway的官方网站上面阅读他从1977年以来的“给股东的信“。说到巴非特我再稍微多提两句。巴非特是我最为钦佩的投资大师,不光是因为他所取 得的成就,更多的是因为他50多年不变的投资风格(如果你翻阅他上个世纪50年代给Partner的每半年的Newsletter,你会发现他的投资风格 在25岁起就没有改变过)。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不难,难得是能够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这一点上我觉得没有人可以超过他。
除了Follow电 视,杂志和看书以外,我也有选择性的订阅了几份Newsletter。应该说我的运气不错,在熊市最艰难的时候让我碰到了一头“大熊“ --- Phil Erlanger。此君据说在华尔街给好几个有名的Trader作研究达20多年,然后不甘于一直在幕后默默无闻,所以搞了一个Newsletter。他 主要的“法宝“有两个,一是看股票的Short Interest Ratio,他专门选那些Short Ratio高的股票来搞Short Squeeze。说白了也就是逼那些做空的去买回股份。二是VIX指标。他很早就注意到这个指标并把它当作Fear Index。事实上2002年两次探底VIX都上摸过40几,而他基本上都在股指最低位置反手做多。其余很多时间他都已做空或是Cash为主。
可 以说这两本书加上Phil Erlanger的“熊威”,我在2002年剩下的时间没有过什么比较大的损失。其间交易过Pfizer, HomeDepot等蓝筹股,在市场一片悲观的时候抢过Dell的业绩反弹(一日就涨15%)。到了年底的时候手上就只有P&G和GE这类大蓝筹 了。当时的想法是股市底部应该不远了,买这些股票也不会再跌到哪里去了。当然P&G后来成为我一个Never Sell, 这又是后话了。
2002年年底一算账,S&P500掉了23%,我倒还赚了7%。看来我的第一年运气还不错。。。(未完,待续)
我的股市人生(Part Four) --- (原创) |
一 是Home Depot。作为美国第二大的零售商和最大的Specialty Retailer, Home Depot也是道琼斯成分股之一。当时买这个股票主要是基于房地产市场不错,所以我觉得建材装潢零售业也不应该会差到哪里去。尽管这个逻辑本身没有错,但 问题在于做股票除了要看公司基本面,行业基本面,还要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5倍(美国在整个50年代当中很大一部分 时间的平均市盈率就是5到6倍),你这个公司如果是15倍的市盈率就显得高了。2002年6月21日我在36元的位置购入,而我在前文提到美国股市在那年 6月底经历了WorldCom破产丑闻后开始一波快速探底。Home Depot在7月11日被一家大的投行(具体是哪家已经记不清了)Downgrade,股票一下子跌破我设定的30元的止损位。我在被Downgrade 的第二天以28.86的价格割肉。
为什么我要提到这笔交易呢?因为这是第一次我碰到被投行评级调整。尽管在这些年里我所持的股票碰到的被 投行评级调整应该不下百次,但第一次总是比较难忘的。我记得当时的Downgrade是在收盘后我在Yahoo的BBS上看到的。因为我是第一次碰到这种 情况,有些不知所措,也吃不准第二天会低开多少。BBS上有些家伙(估计是做空的)就在那里嚷嚷,说第二天一开盘就可以看到20云云。而我当时的希望就是 开盘别在我止损位太下面就谢天谢地了。
关于评级调整我个人有几点体会:1是不要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持有一个股票超过一个季度,它 被某个投行评级调整的几率应该会超过50%,所以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2是评级调整后股票的反应有点像春秋战国时的田忌赛马,这话怎么说呢?就是大投行 对大公司的调整会有影响,中投行对中等规模公司的调整会有影响,小投行就只有对小公司有影响。换句话说,小投行对大公司作评级调整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3 是投行评级调整错的概率远大于对的概率。一般来说当一个投行对一个公司评级调整时,往往已经太晚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当一个公司在公布业绩低于 华尔街预测时(或是Guidance),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有几家投行同时Downgrade它,尽管这时候可能已经是很好的买入时机。当然也有比较牛的 Analyst,我记得在2002年10月市场一片看空的时候,那时IBM价格在55元附近,很多人都觉得它不久后将跌入50元以下。在Big Blue公布业绩的前两天,雷曼兄弟的一个Analyst把它给Upgrade。在当时的那种氛围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是要有些勇气的。结果业绩出来比华尔 街预测的好,两个星期后IBM就回到80元上方,而且再也没有回落到60元以下。
第二笔我要提到的交易是Dell。Earning Season马上就要到了,我相信不少人已经磨刀霍霍了。我当年也热衷于博业绩,觉得见效快,非常刺激。但很快我就发现博业绩和赌博中的猜大小没什么区 别,好像猜大小还更加公平,也更快些。不过这里我还是想提一提我第一次博业绩的经历。那是在2002年的5月。当时Nasdaq已经是哀鸿遍野了,市场上 对高科技公司几乎像是在躲瘟疫一般。我在5月7日以23.4一股的价格购入Dell,当时我的想法是就算业绩不好,它也跌不到哪里去了(因为市场已经 Expect最坏了),反之如果业绩还过得去的话,它应该会有个反弹;结果业绩Meet预测, 股票一日内大涨15%。后来这样的事我还干过几次,除了做多以外也空过一些业绩报表出来前已经大涨的股票,成功概率还是可以的。所以你如果要博业绩,先问 一下现在的股价已经把多少业绩结果给Price In了。而且我不是很赞成用Straddle(即同时买Call和Put)的办法来博业绩, 因为Option的价格往往在出业绩前已经把Potential Surprise考虑进去了。这就和你在赌场玩俄罗斯转轮一样,即使你把36个格子全部压满,庄家(Option Writer)还是可以从两个零位赚钱。有志于用Option博业绩的朋友,我倒是建议可以试试看Write Option。
最后一笔值 得提一下的交易是NVDA。我在那一年的8月22日以12.58一股的价格购入,6天以后在10.22的位置割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惋惜,因为如果算上它 后来的拆股,放到现在的话每股价格已经要接近85元了,算起来的话5年时间600%的回报就被我那一刀给割没了。我却不这么看。要想在这个市场当中生存, 学会割肉绝对是必须的。在我割了NVDA后,它最低曾到过7元多一点。一般来说一个股票跌了10%,它只要涨10% 就可以回来,但一个股票如果跌了50%,那就需要涨100%才能到原来的位置。事实上很多股票几乎永远都不会回去了。比如说北电或是朗讯(现已被并购), 回过头看看,即使是在10元割肉都是相当明智的。而且一个股票当基本面发生问题跌到很低的位置,它即使不跌也有可能在低位盘整好几年。到那个时候恐怕你的 耐心早就没了,更不用说本可能把资金放在其他机会上产生新的效益。(未完待续。。。)
我的股市人生(Part Five) --- (原创) |
有不少朋友问我如何做股票,希望我推荐一些书之类的。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好股票?或者说做股票需要一些什么基本要求。我希望借这篇股市人生可以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抛砖引玉,如果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首 先,我觉得如果能够不做股票的话,最好选择不要碰股票。记得大千股坛上有一位前辈说过“不做股票是赢家“,其实我相信这句话是他多年炒股后的肺腑之言。尽 管对这位前辈坛上争议不少,但就事论事,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作股票无非是两种结果:赚钱或是赔钱。和大多数行业一样,在这个行业当中要 做到佼佼者,能够持续赚钱的毕竟是少数。到头来如果百忙一场,甚至于还亏钱,那岂不是劳民伤财吗?当然有人会说只是做的玩玩,输了就当是小赌怡情。那我觉 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不如直接去Casino,给自己订个数额,输光就走,这样岂不更加省事?对于那些极少数能够在股市当中做到常青树的,我相信他们的付 出绝对不会少,经历过的压力远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到头来就算赚到不少钱,但很可能失去很多钱买不到的东西。 总之一句话,如果能够不做股票,还是不要做为好。如果真要投资,可以买些Index Fund, 从长远来看表现要比80%以上的Mutual Funds要好。
那么对于很少一部分立志要从事这个行业,并希望能够从中有所建树的人来说,有哪些是必要条件呢?注意,我这里用了“必 要”,而不是“充要”,换句话说即使具备这些条件,是否真的能够做好还要看运气,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然什么事都有例外,相对一些天才型的投 资者来说,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完全可以跳过。
我想说的第一点是要有决心,有毅力。正如前面提到的,任何行业当中要入门都不难,但要做到出类 拔萃的没有几个人。股票市场也是如此,而且可能更加明显。作为一个集中了全球各路精英,能够影响各国经济的行业,要在其中立足绝非易事。事实上正是由于潜 在的高回报,这个行业的门槛要远远高于其他一般行业。很多人都知道医生在美国收入很高,但有没有想过在得到医生执照之前,一个人要读大学本科,然后读 Medical School, 再加上Practice, 没有个十几年是拿不到那个很多人都羡慕的行医执照的。在这十几年当中,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功亏一篑。作为门槛更高的股市,很多人都觉得可以轻易掌握 其中的“秘籍”,那不是在自欺欺人吗?
至于毅力,那更加是必不可少的了。相信各位都经历过10几年的寒窗苦读,然后在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 层层考试后才取得今天在同龄人当中的一些优势。若想在股市当中取得好成绩,道理也是一样的。那我自己来说,从02年到06年的5年当中,基本上过得是No Life的生活:每周看20小时以上CNBC, 另外有5 – 10 小时看商业杂志和网上财经新闻;除此之外,5年当中看了不下30本投资方面的书籍(具体我会在后面的部分结合当时的情况逐步说明),每年看不下50份 Annual Report;花了3年多时间创建并完善一个数据库,当中存有60几个板块近1500个股票的Ticker,每天花一个小时浏览;周末花4-5个小时看 Industry Reports另外看投行关于各大经济区的报告,另外还要花时间把很多数据给输入存档。这样算起来平均每周有50个小时花在股市当中。而且这还是读书和工 作以外属于自己的时间。即使是现在,因为我已经Focus很小的10多个板块当中的股票,大概每周仍需要花20-30小时在研究市场上。
相 信不少人看了这第一步以后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但这只是开始。我一直觉得做好股票要靠“七分心态,二分感觉,一分运气”。运气没有什么好说的,有的时候运 气好些,有的时候差些,但如果你做股票老是要靠运气那就麻烦了。心态很重要,关于这点我会以后再专门讲。今天我主要想讲的是感觉。别小看这二分的感觉,它 的背后可是由一个人各方面的能力来决定的。因为决定这二分的能力有很多,我就说一下自己的体会。其他人如果有不同的体会,也可以一同探讨。
首 先要懂点宏微观经济。我本人在01年本科读了经济101和102,02年读了201和202。另外在02和03年修了”Money and Banking”。到今天为止,我仍觉得一个人如果真正理解了经济101当中的“Supply”和“Demand”的关系,无论对投资还是对人生都会受益 匪浅。为什么呢?大家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为什么铜的价格在03年是0.8美元一磅,现在是3.5美元一磅? 为什么中国钢铁的产能在过去的5年里面从1.2亿吨增加到4.6亿吨,增加超过200%,但钢铁价格反而也涨了平均150%? 为什么当年 Nasdaq的泡沫会破,而且会造成那么多从事IT工作的人失业?这些问题背后都离不开Supply和Demand这两个字。而学一些Monetary的 知识,可以帮助你解答这类问题,譬如为什么美元在过去几年贬值,到底会不会最终升值? 为什么全球会出现那么大的流通过剩?怎样可以使得这一问题得以解决。解决后会产生什么结果?Carry Trades是怎么一回事等等?
其 次要学些Accounting的基本知识,包括Financial Accounting和Management Accounting。学前者可以帮助你看懂财务报表。很多人都说P/E容易误导新手,这话是有些道理的。因为Earning是可以做出来了,不光是 Earning, Revenue甚至是Cash Flow都可以做出来。所以看一个公司的业绩要看它的Earning Quality就是这个道理。另外要了解一些公司并购另一个公司后财务报表可以做那些猫腻,特别是这两年全球并购活动那么多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学 Management Accounting呢?它可以帮助你理解Fixed Cost和Variable Cost, 为什么有的行业特别容易受Revenue的影响?很有可能它的Fixed Cost比较高。为什么一个产品刚上市成本高?很可能它产量较小所以摊到的Fixed Cost较多。总之这些简单的知识可以帮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第 三,要学些Strategic Management。我在03年修了这门课,觉得受益匪浅。这门课的核心就是Porter’s Five Forces, 它告诉你为什么一个行业会被另一个行业替代;怎样可以取得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了解了这些以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铁路客运会被航空客运所逐步替代;为什么传统报纸业会那么怕Google;为什么在竞争激烈的零售 业,Wal-mart可以对Suppliers那么牛等等。
最后,对Option感兴趣的人可以修些和Option相关的课。本人03-04年读金融Master时主修的方向就是Option。Option听起来复杂其实说白了就是Leverage。所以立志于从事Option的人一定要注意对风险的控制。
也 许看到这里有的人要说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回学校去重修这些课程了,怎么办?办法还是有的。我建议你去修个CFA,上面这些东西CFA Level I, II基本上都涵盖了。Level III可以让你知道很多基金运作的知识,学后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80%的Fund会Underperform Index; 为什么Fund会在月底的时候搞些Window Dressing.
当一个人具备很多基本的经济,商业知识时,他的感觉正确自然的可能性自然会大些。当然做股票决不是读一个商科那么简单,不然那些商科毕业生都是Billionaire了。。。(未完待续)
我的股市人生(Part Six) --- (原创) |
这一回股市人生要从一个我从未买过,但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股票讲起: NTES --- 网易。 我 在前面说过,02-03年美国股市一共经历了三次探底:02年7月一次,02年10月一次还有后面要说到的03年3月一次。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0月那一 次杀伤力是很厉害的,许多股票的最低价都是在那个时候到的。那个时候网易和很多互联网股票一样,都早已跌到1元以下去了,而因为这样的股票太多了,所以 Nasdaq也放宽了Delisting的标准。 我记得那时网易是几只中概股中较早出现反弹的。大概在网易反弹到1.5元的时候,我和一 个关系较好的朋友聊起这只股票,他预测网易可能会到3元,我猜可能会到4元(实在是菜鸟啊)。不过猜归猜,我们俩谁都没有敢动手碰它。到了大概是02年 11月份吧,网易果然到了4元,那我更是不敢碰了。接下去就眼睁睁的看着它窜到16,7元的位置,那大概是03年2月份的事情,接下去来了个40%的回 调,又回到了10元左右。我那时候还沾沾自喜,和朋友说这是我看到过的最大泡沫,没想到那么快就破了。再接下去的事想必大家也猜到了,网易在10元探底后 就一骑绝尘,一路冲到70元,最终一直到100元才罢手。相比它在02年初0.55元的最低价,涨了几乎200倍。 去年看到新闻,说段 永平62万美元拍得和巴非特的进餐权。其中提到他以0.8元购入网易一直到100元才跑掉。整整翻了100倍。所以说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当它出现 在你面前时,就看你是不是具备足够的能力去辨别并且抓住它。我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当中只要抓住一次翻100倍的机会就够了。没想到对于我的这次机会出现 的那么早,早得我都来不及准备好。。。 03年初市场仍旧弥漫着一片恐慌情绪。当时候市场对美国是不是会出兵伊拉克还是有分歧的。但我感 觉小布什不会绕了萨达姆,所谓父仇子报,所以要做好打得准备。而且参照91年那次海湾战争的情况,真的当Uncertainty(打还是不打) 去掉以后,市场应该也就是翻转的时候了。这一想法本身没有错,但当时的我实在是被前面连续3年的熊市给吓怕了,所以在操作上也是顾前怕后的。先是在1月底 和3月初分别在40元和37元左右购入可口可乐---打仗也得喝可乐吧,再是在2月中78元的位置买了些DIA,接下来在美国给伊拉克最后通牒的前一天, 也就是3月10日购入QQQ,即后来的四条Q。最后在美国正式打伊拉克的后一天3月12日把手中最后的Cash全部买入DIA。 当时的想法是即使这不是底,手上这些蓝筹股也不可能再跌到哪里去了. 客观的说这个底的Timing还是不错的。 Dow3月12日在伊拉克的炮火声中短暂破了7400点后迅速被买盘拉起,短短几天就被拉到了8000点上方。我那时候有个习惯,就是每天要花大概6个小 时左右看CNBC,而且会仔细听每一个分析师的发言---现在我虽然每天还是看CNBC,但已经很少听分析师的Opinion了。而如果你经常看 CNBC,你就会知道无论市场是怎么走,对于未来市场的走势CNBC总会请来两派不同意见的人互相辩论。那时CNBC上有不少人看空,其中就包括Bill Gross,在看多的人当中,也有很多人认为不太会V字反转,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较大。而我前面提到的那个熊派newsletter的Phil,他就更加不 遗余力的鼓吹这是很好的放空机会。有的时候我在想,可能一个人名气大了他就会比较固执,不太愿意推翻自己前面的判断,怕人家说是墙头草,而相对来说像我这 样的小人物倒是不会有为名所累得问题,所以更flexible一些。那个newsletter的家伙一直到我04年初退定的时候还是在喊熊,03年大盘涨 了23%,他好像还亏了几个%.不过在退定前半年多我就基本上不再看他的意见了,只是出于他在熊市中让我避开了很多损失的感激,我才没有更早的退掉.最近 我在Google Search了他一把,好像他的网站还在,只是少了很多宣扬他以前战绩的内容.我也只能默默的祝他好运吧. 回来说我自 己.在经过几轮熊派的洗脑以后,我也对原先反转的判断出现了犹豫,觉得很有可能还会去碰7000点.所以在3月17日在81.48的位置把手上的DIA全 部扔了.后来虽然我在84元和90元的位置分别买回过DIA,但因为总是觉得可能还会探底,所以有了几块钱的利润也就跑了. 到了03年5 月份的时候,我开始留心香港的H股,在做了不少Research以后,我的结论是香港H股中的大多数都被严重低估---这和现在恰好相反.在5月初,我在 20元的价格买入中国电信,在18.8和21的价格买入中石化.我记得第一次买入中石化后两天就看到巴非特以1.5港元在香港购入中石油的新闻.当时我还 沾沾自喜,觉得难得老巴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当时我对他选中石油却不以为然,因为那个时候全球经济复苏已经迫在眉睫,我的想法是经济增长后对石化产品 的需求肯定会上去.所以万一石油价格回落的话中石化业不会受太大的影响.当然这个想法也不算太错,除了我当时对石油的看法以外.前一段时间传出巴非特在香 港减持了0.5%他所持有的中石油,大概在每股12.5港币左右.而我呢?尽管中石化最终在美国市场上也到过100元以上,我在03年下半年30元出头一 点就全部跑光了.就凭这一交易,就可以看出大师的功力远非像我这样的菜鸟所能企及的. 在回顾03年初的这段时间的操作时,我觉得自己至少 犯了两个错误:一是选股不当,一般来说当熊市结束牛市刚开始的时候,应该选一些前期的超跌股,因为这些股票投资者对它们都已经失去信心,认为可能会破产, 往往是跌过头的,所以当投资者觉得它们不会有破产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有几倍甚至于10几倍的涨幅,这类股票在03年初还是很多的.二是定力不足,也就是说 心态还没有做到不被其他声音所左右的地步,当然鉴于当时我炒股才一年多,这一点还是可以稍稍原谅的.假如再来一次熊市, 我相信自己在操作中肯定会比上一次好很多,因为很多事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该怎么做.这也就是我写股市人生的初衷,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避免我曾经犯过的错误(未 完待续)... |
我的股市人生(Part Seven) --- (原创) |
还 是回到2003年。这一年初,在被多大Master Math Finance录取后我就开始着手建数据库。这件事其实在02年初我就想做,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拖着。而整个02年我基本上是用一个Online Service上提供的Portfolio List进行板块分类。但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要Rely On它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如果哪一天那个网站关门了,我所有的数据就都泡汤了。
数据库从03年初开始建立,主要参照Fortune 500上对大板块的分类,刚开始列了10几个板块,后来陆陆续续增了International Market Stocks, Emerging Market Stocks, ETFs ,板块更加细化,股票数量也从最初的500余个增加到了近2000个。从03年到06年底,我基本上每天收盘后对数据库中的Ticker都会过一遍。刚开 始因为对Ticker不熟所以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到后来基本上每天40分钟就够了。看久了以后就会发现一天当中90%的股票走势和大盘有关,而剩下的可 能就和公司本身或是Industry的突发事件有关,对那些有异动的股票就需要做进一步研究了。记得在04年去银行找工作的时候,面试我的那个人正好被一 个公司的Ticker突然没有交易而摸不清头脑准备吩咐手下去查Bloomberg,而我一听那个Ticker是GUC(Gucci)就乐了,告诉他前一 天这个公司刚被并购。他听了以后极为Impressive, 当场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过来上班,不过后来因为我又拿到另外一个部门的Offer而作罢。
看 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我要花那么多精力去搞一个数据库?其实这就要从我最初的投资理念讲起。在今天的基金业这也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那就是到 底应该Top Down还是Bottom Up? 所谓Top Down就是从宏观经济入手,然后根据目前经济周期的位置决定哪些板块会Outperform,哪些会Underperform, 然后再从Outperform板块中挑选出有可能Outperform的股票;而赞同Bottom Up则认为宏观分析是Irrelevant的,只要能够挑选出好的股票就可以了,所以他们会花很多时间研读年报,会计报表,注重很多Ratios, 比如Operating Margin, ROE等等。
就美国的基金经理来说,大概有85%的倾向于Bottom Up。我在这里不想过多的讨论两者到底谁更有道理,因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同样没有答案的问题在这个行业中有很多,譬如技术分析好还是基本面分析 好)。而就我本人而言,我从一开始就倾向于Top Down。我的理由是,绝大多数的股票走势离不开大盘,而大盘离不开经济的基本面。所以追本溯源,经济基本面对绝大多数的股票是有很大影响的。当然会有人 跟我Argue很多Hedge Fund只在乎Alpha, 不过当很多资金都在追逐这区区几十个Billion的Alpha的时候,其实对很多基金来讲最终得到的Alpha只能是负的。
除此之外还 有一个更深的原因。说起来可能到今天我自己都不相信,不过最初我并不是立志于证券市场的。我记得02年夏我和父亲在温哥华有过一次交谈,当中我提到之所以 自己花那么多时间研究金融市场,其实是我想对Corporate America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而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当时是想通过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对将来去企业界工作有所帮助。那时我甚至有个想法 把所有世界上的公司全部给列出来,然后绘制一幅类似像现代基因图一样的公司关系表。在潜意识当中,我一直认为所有公司和行业都应该是可以连接起来的,举一 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大公司每年都有Technology Budget用来采购计算机和软件。而计算机当中的核心是CPU, 又是由专门的设备制成,需要硅晶片作为主要原料,而硅晶片又是从沙中提炼出来,沙也可以用作制造玻璃,而玻璃可以用来生产光纤和显示器屏幕。而光纤又在通 讯行业当中起着重要作用。总之如果你愿意试一下的话,你会发现很难找到两样产品他们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不过最终一直到今天我还是没有成功绘制这么一幅图, 因为这当中的关系实在是太多太复杂,而且很多资料无法从上市公司得到(有些公司根本就不上市)。最初我建这个数据库当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这个做准备。谁 知后来阴差阳错,用来搞股票分析了。
我记得有人在DQ上问我为什么P&G是我一个Never Sell股票。其实我在02年10月大概在84元附近(Split后42)买入P&G时的真实想法是学习这家公司是如何运作,所以就当是付学费, 并不是太在意它的投资回报,再说每年的Dividend也够我用一年它的日用品了,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5年间P&G先是收购了德国的 Wella, 后又并购了老巴为主要股东的吉利电器。除此之外不遗余力的推陈出新,从产品的包装到产品的细分化都有独到之处。公司的Dividend基本上每年都提高 10%以上(不过它的产品每年提价幅度也在10%左右,有的时候是通过减少Volume来变相提价)。所以尽管这两年它的股票表现逊于大盘,但我不仅没有 抛售的意愿,反而想在合适的时候再增加持仓量。
03年4,5月间我接连读了两本题材很相近的书。一本是Roger Lowenstein写的“Origins of the Crash",后来我还读了他写得另外一本比较有名的"When Genius Failed",这在以后会提到;另一本是前SEC Chairman Arthur Jr Levitt的“Take On the Street: What Wall Street and Corporate America Don't Want you to Know"。当时市场因为连续经历了3年熊市以后,很多投资者在遭受惨重损失以后把矛头指向Corporate America, Brokerage Firms还有就是SEC。所以这两本书的出现都是很及时的。估计要是放在现在他们写这书,读者人数就要大打折扣了。Lowenstein主要是从一个记 者的角度来叙述了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到90年代末股票市场是如何从不为人注意变成一个全民皆股的时代。当中涉及到的话题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老总为了 Satisfy Wall Street,然后通过各种Accounting Trick来制造虚假繁荣,而由于美国退休金体制从Defined Benefit向Defined Contribution的转变,使得很多普通人第一次成了股民(买401K)。而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力也造成了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导致财富的灰飞烟灭。这 个故事我想不久后可能还会重演,不过故事的主角可能要从美国换成中国了。
相比之下Levitt的叙述更像是一个Insider的自辩或是 忏悔。作为历史上担任SEC Chairman时间最长的一任,Levitt的任期内既目睹了90年代末证券市场的疯狂,也经历了01年安然的丑闻。在担任Chairman之前 Levitt有着近30年的Security Industry经历,包括最后担任Amex的主席,所以他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弊病应该说是有发言权的,而且他也是想在他的任期内做一些事。但由于 Congress当中一些人的阻挠(因为他们代表不同Industry的利益),而使得他壮志未酬身先退,最后连Option要算作Income Expense也没有在国会通过。看了这本书以后,你会知道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不是完善的,即使在号称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去年在 Nasdaq引起不小风波的Option Backdating Scandal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了。
从03年5月起我开始了连续3个 半月的“炼狱生活“,一直到那一年的8月去多伦多上研究生为止。那时正好是放暑假, 我基本上每天就睡4到5个小时,早上5:45起床开始看CNBC(因为温哥华和纽约有3个小时的时差),看看早盘有些什么经济新闻,公司消息。然后到下午 1点收市后复盘,把所有Ticker过一遍,对有异动的公司作进一步研究;到下午5点左右Follow日本市场,看看美国当日走势和盘后新闻对日本市场的 影响,到了6点香港开盘,开始关注手上一些H股在香港的表现;然后在睡觉前大概11点12点这样再看CNBC European版,看看北美和亚洲市场对欧洲市场的影响。这当中我不仅关注股票市场,更把注意力放在FX,Fixed Income和Commodity Markets和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连续这样大概100天。 坏处就是到今天为止我都感觉自己睡眠仍旧不太正常; 好处就是通过对世界几大市场的Follow up,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原先的判断,那就是global markets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当中美国市场起主导作用。
去年我看了一部国内拍的连续剧叫“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后颇有感触,我想,自己应该也算经历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吧。。。(未完待续)
我的股市人生(Part Eight) --- (原创) |
还是回到2003年。这一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开始尝试System Trading。其实System Trading也没有什么神秘的,无非是用程序找出股票的运动规律,然后让System发出Buy或者Sell的指令,自己只要去执行就可以了。 System Trading的很关键一点是要有很高的Backtesting Success Ratio。换句话说,就是你假设History会Repeat,然后从中找出赚钱比输钱概率高的方法。这和赌博很像,玩过BlackJack的人应该知 道什么时候应该Double Down,什么时候应该Split。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经过Backtesting以后你知道哪种情况下你的胜率较高。当然胜率较高并不代表你一定会 赢,只要不是100%的概率你总是会有输的可能性。
说到我03年的System Trading, 应该说还是有点偶然性的。前文提到过我那时候也在做香港H股。大家知道不少香港H股也同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从理论上来说美国的价格应该是香港 Overnight的收盘价然后乘以最新的汇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来说吧,比如中石化前一天在香港收盘价是1.80港币,然后港币和美元的汇 率是7.8比1,由于100股H股相当于1股美国的ADR,所以理论上中石化第二天在美国的收盘价应该是 1.80 * 100 / 7.8 = $23.08。但实际当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市场因素,中石化在美国的开盘价和收盘价都有可能会偏离这个价格。 所以这当中就存在套利的机会(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Arbitrage,因为当中还是会有风险的)。为了验证我这个假设,我把几家中概股从IPO起所有 的香港和美国的价位都放到Excel sheet中,然后写了一个VBA程序进行BackTesting。
经过几个小时的测试后,我发现 在一种情况下每日可以Make 1% or More的概率高达95%。看到这里大家可能都急着想知道是哪种情况。其实这当中没有什么奥妙,如果你试50种可能性,我敢打赌你会碰到一到两种情况下正 确率在95%以上,这其实是由Normal Distribution决定的。好了,我也不吊各位看官的胃口了,在这里就把答案公布于众:我发现当香港前一天如果这只股票是涨,而且美国开盘价格比香 港的Fair Closing Price低1%或是更多时,这时候你如果买入,当天有超过95%的概率会出现一个价格使得你Make 1% or more。但是前面这两个条件很重要,而且不是天天都会出现,大概每周平均出现一次。不过就算每周只出现一次,每次赚1%,然后去掉手续费一年的回报也是 相当可观的。所以我决定亲自实践一下。结果如何呢?到我那一年8月份重新回学校上学为止,我大概碰到了10多次符合这些条件的情况,除了一次亏钱以外每次 真的都挣了1%或是更多。尽管每次也就几百元的利润,但累计起来也不坏了。看到这里可能你会问,既然找到那么好的方法,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就算一年回报 50%,In the long run也是很厉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则因为学校开学后我权衡再三觉得每日翘课在家看盘不值得(要这个Strategy Work,你必须9:30分准时守在电脑前)。第二个原因,也是真正让我放弃的,是因为这个Strategy的前提是你不会或只在很小范围内Move Market Price,一旦当你的Order量大的话,那么这个Strategy反而对你不利。不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Backtesting一下,看看现在它还是 不是Work.
前面我有一点没有提到,那就是手续费问题。对每笔交易都是六位数或是七位数的人来说,手续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广大中 小投资者来说,手续费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然对北美的投资者来说最近几年手续费已经是便宜很多了,而且新开户的话一般还送多少多少个免费交易。不过免费或 是很低的交易费是不是一定对一个人的交易结果有利呢?我对此有所保留。就拿我自己来说吧,03年在Ameritrade开了一个户,好像给了我25个 free trades,以后每个Trade好像是10.99美元per trade。比起我原先Broker Charge的29美元per trade来说看上去是低了不少。我立马转了两万块到Ameritrade,然后开始搞Daytrading。当是想没有手续费,就算只有几分钱的差价也 可以做。那么这个账户最终的命运如何呢?因为04,05年我开始做Option(关于这段惨痛经历我会在后文详述),账户里的资金最多到过5万,不过最终 到Ameritrade 和TD Waterhouse 合并的时候只剩下44元,后来我仔细算了一下手续费,光是05年上半年的手续费就交了1万多。那怪那时Ameritrade把我作为他们的VIP客户呢 (不过也苦了我的女朋友,替我报税的时候整整输了6个多小时)。
说到我女朋友(现在的fiancee),就不得不提到我03年在美国股市 作的较为得益的一只股票 --- Coach。不像现在Coach已经泛滥到马路上几乎每个大妈都挎了一只的地步,那时候的Coach几乎不为人所知。我一直觉得一个真正好的股票知道的人 越少越好,最好不要在Media曝光或是很少曝光。为什么呢?当一只股票成为大众情人的时候,它往往离衰退期也不远了。我是在大概03年初听说有这么一个 公司,然后到Vancouver Downtown逛街的时候留意了一下,说实话对包包这一类东西我实在是外行,不过当时我注意到它的店设计的还是不错的。然后我问我那个特别喜欢看时尚杂 志的女友是否听说过这个公司。她说还没有。我一听觉的机会来了。然后我让她留意这个公司,对她说如果她周围的人谈论起这家公司的时候告诉我。我从03年8 月开始建仓,一直到04年3月周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公司的时候清仓,获利大概60%多。当然后来事实证明我是抛了早了点,但直到今天我还是相信要买不 为大多数人所知的股票。
03年8月开始上Master的课,整天都是BS Model, Wiener Process还有Risk Neutral之类的东西。刚开始我还有些兴趣,但不久我就觉得这简直是BS, 要是什么东西都是Risk Neutral, 干脆就直接投资Risk Free的 T-bonds得了,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去搞那些Model。甚至在一次学校冷餐会上我找到Program的Director和他辩论,结果当然是谁都说服 不了谁。所以最近美国因为Subprime Issue引起的Model危机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本来就是Wall Street用来唬人的,到底Model Price出来的东西对不对我估计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Charge Clients Extra Fees(说这话可能会得罪一些坛上在华尔街从事Model的人,在这里我先说声抱歉了。我只是想把自己当时的想法写下来罢了.
也 许因为自己从心里对BS Model不屑,所以平时把更多的经历还是放在研究证券市场上。在03年最后几个月里接连读了几本书, 其中就包括Edwin Lefevre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和Jack D. Schwager的“Market Wizards”和“The New Market Wizards”。对于前者我极力推荐没有读过的人找来读一读。为什么呢?即使已经过了将近100年,Jesse Livermore的很多方法到现在都还是适用的,包括做Test Trade, Pyramid Trade等等。而且Livermore本身的经历相当传奇,四起四落,到最后自杀。如果说老巴是一代投资大师,那么Livermore 更像是一个孤独的剑客,不过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好像更加喜欢剑客一些。 在Livermore鼎盛时期,当时连控制美国60%经济命脉的JP Morgan也不得不写信请他手下留情。但是他的结局也是悲剧式的,这更加提醒每一个投资者都要做好Risk Management。对于“Market Wizards”系列,我没有太多的想评述。唯一要说的是这两本书我去年又读了一遍,感觉是和第一遍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事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更好的体 会。。。(未完待续)
我的股市人生(Part Nine) --- (原创) |
不 少朋友通过Email或通过qqh问我该不该买或是卖某一个股票,要不要在这个价位追等等。我想借这一篇股市人生作一下说明。首先,无论是股票还是其他投 资,其实本质上都是一个搏概率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和赌博当中的博大小没什么区别。所以可以说每次我Enter一个Position的时候,我已 经有了思想准备,那就是50%的可能性我是错的。当然如果错了我会用止损来作保护。其次,没有什么人可以对大势或是某一个股票的短线行为持续的作出准确的 预测。注意一点,这里我强调“持续”二字。什么叫做持续?一年,两年都不能算。所以我不是很赞成盲目的Follow别人的Advice。最后一点,每一个 人的操作风格都不一样。拿我自己来说,我很少会在一个价位上全部建仓,而是一般会先试探一下,然后再分批进入。同样在抛一个股票的时候,我也会分作几段来 操作。而这些操作的Timing很重要,我也不太可能在第一时间马上通知每一个Follower,所以我在这里希望这些朋友能够谅解。
还 是回到2003年。这一年的故事有很多,我也就回忆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这一年的5,6月间我做了一个小的Research,那就是把道琼斯指数从创立起的 1896年到2003年每一天的Daily Movement作一个分析,具体来说就是Focus那些Daily Movement在2%以上的日子,然后找出原因。前后大概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收获也颇多。通过这个研究,我得出一个结论,基本上人类历史上可以发生 的事几乎都发生过了,换句话说将来很难有一个Event能够真正Shock市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一百多年Dow的历史覆盖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次长达 40多年的冷战,一次经济大萧条和多次的经济衰退;另外还包括了很多突发的危机,包括大地震,总统遇刺,古巴导弹危机,恐怖主义袭击等等。要让我再想的 话,可能也就是核战争和外星人入侵还没有发生过吧。不过那也不是很要紧了,因为真的发生的话估计整个人类文明也就到此为止,也不需要什么证券市场了。
在 03年结束之前我又接连读了几本书。有的时候我在想,可能随着岁月的增长人是会产生惰性的,我记得当年我可以一周读一本,然后一年读十几本,当然消化的如 何那是另外一回事。但现在我却一年读不了几本,而且往往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不过即使是在2003年,有一本书我却是读了放下,放下后再读,前后 花了大概3,4个月,最后才勉强翻完,这本书就是Charles R. Geisst的“Wall Street: A History"。这本书从18世纪Hudson River边上的橡胶树写起,一直写到20世纪末的八十年代为止。它介绍了美国的资本市场是如何从无到有,从无序到规范。不过这本书
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实在太多(也难为了作者要在一本书里面讲200年的故事),读起来实在是非常乏味。所以我只能说,那些真正有志于研究华尔街历史的
人可以找来读一下。
很 多刚开始涉足股票市场的人或迟或早都会经历过一段崇拜技术分析的岁月。 我可能是一上来受老巴的影响比较深吧,一直到03年底才开始对技术分析产生兴趣。 那一段时间我把BigCharts上几乎每一个技术指标的来龙去脉都研究了一下(它上面有介绍每一个指标是如何设参数,如何计算出来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去做点研究),然后就是BackTesting。几乎每一个指标我都用10个以上的个股或是指数来做Test。结论是没有一个Single指标是 Reliable的(说这话可能会得罪一些喜欢TA的朋友,这里先赔罪了),至少是从统计的角度来说。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指标都可以做出来,因为道理很 简单,很多参数还是有办法人为控制的,只是对大盘股来说比较困难一点罢了。不过在研究技术分析的时候,我还是注意到了Volume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 Reliable的指标。而且从每日的Tape当中确实可以感觉到一些价格和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我特意去找了一本老古董书, Humphrey Bancroft Neill的"Tape Reading and Market Tactics。 这本写于1931年的书堪称Tape Reading中的经典,读的时候会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因为很多书上列出的股票都已经不存在了。不过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居然70多年前的技巧放到今天仍然 适用。看来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
2003年结束的时候,我给自己算了一笔帐,一共盈利63%多一点。不算太坏-相比大盘的23%的涨 幅而言。但总是觉得自己那一年的操作当中还是有很多不足。所以在04年的1月我给自己写了一篇03年的小节"If Only We had Learned these earlier..."。到今天看来当中不少
lessons还是适用的。我在此就把原文给登出来和大家Share....(未完待续)
我的股市人生(Part Ten) --- (原创) |
我的股市人生(Part Ten) 一 个人的一生很少会有一帆风顺的。一般来说年轻的时候如果碰到的磨难多一点,一般到了老年境遇会好一些。反之如果年轻时候没有吃过什么苦头的,那么到了老了 碰到挫折就会日子难过一些。总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顺的时候想想不顺的时候,不顺的时候想想顺的时候。人生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 做股 票也是一样。很少会有人一直做对的。前面我讲过其实投资(或是投机)的本质就是搏概率,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赌博。有多少人能够在赌场做到只赚不输的呢?既 然这个市场的特征注定了总是会有逆境的时候,我倒是希望晚来不如早来。因为如果早的话及时吸取教训还是时间有机会东山再起的。所以对一些刚进入这个市场的 朋友,我希望他们如果碰到一点挫折的话不要气馁,把它看成前进道路上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就是了。 那我本人来说吧。应该说刚开始做股票是很比 较顺的 - 尽管入市的时候碰上了多年未遇的熊市,但凭着几分运气居然连续两年比较大幅度的Beat大盘。而人一旦顺的时候就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就在我对未来踌躇 满志的时候,失败的伏笔就已经埋下了。。。还是从2004年讲起吧。 前文提到过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学业上面,这当中其 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在开学没多久就意识到自己的数学功底并不支持我在Model这个领域有大的发展。记得那时候上一门Stochastic Calculus的课,教书的还是一个中国来的教授。尽管我在本科的时候学过Stochastic Statistics和Advanced Calculus, 但没想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以后居然会那么难以理解。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上了四个月的课,不到一个月我就把所学的全部还给了教书先生。这个结果的好处就是我 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证券市场,而不用整天去读那些Industry的Journal。 04年的一月份报名参加了由Canadian Securities Institute主持的University Investment Challenge。尽管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类比赛(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次),但通过之前读”Market Wizards”当中一些Trader的经历也大概有个了解。参加这种比赛和平时自己交易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如果你要讲Risk Control或是Risk Management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你不会是最后一名,但你也不可能是前面几名。而且这次比赛允许交易Option, 我想倒正好是个检验自己Option知识的机会。结果是戏剧性的:我那时候重仓买Nortel Out-of-Money的puts, 就在比赛结束前几天Nortel说以前的业绩不能作数,结果股票大跌。而我呢?在755个参赛的选手当中最后以两个月133%的回报名列第四。这件事的直 接结果就是我对自己做Option的信心立刻暴涨。 提到作Option¸ 我想在这里稍微多讲两句(因为时间顺序的关系,我在后面几篇当中会提到我那段做Option的经历)。Option说复杂可以很复杂,很多大机构每天都会 交易Spread, 而Spread本身就有无数种变化。不过要说简单,其实Option也可以很简单。说穿了,对那些只做多Call或是Put的投资者来说,其实买 Option就是买一个Leverage。就拿我前一段时间买Google 400 Call为例, 如果我直接买股票,每100股要用5万多元的资金,而400的Call当时候只要13000都不到,所以我其实是用了4倍的Leverage (52000/13000 = 4);如果我Aggressive一点,买500的Call, 可能我只要花5000就够了,不过Leverage也相应的升到了10倍;如果我更Aggressive,买700的Out of Money Call,可能只要花500元就可以了,但是Leverage会迅速升到100倍。Leverage是把双刃剑,如果看准的话可以让你有丰厚的回报,反之 也可以让你输的血本无归。记得当年Long Term Capital(它拥有两个诺贝尔奖得主和所罗门兄弟公司的金牌操盘手)最后就是栽在了Leverage上,在Fed出手向救的时候的Leverage高 达100倍。换句话说只要市场逆向波动一个%,他们就会被Wipe Out。 而做Option其实要比做股票难得多,为什么呢?要想在Option上赚钱, Direction(方向)和Timing(时机)这两者缺一不可;而做股票只要方向对你就可以赚钱。而在这个市场上经历过几年的人都应该知道,股票的 Timing是最深不可测的了,也是最难持续看对的。所以对那些只做Option的朋友,我的忠告是一定要控制好Leverage, 不然就算你对100次,一次失误就全回去了。。。(未完待续) |
我的股市人生(Part Eleven) --- (原创) |
在股票市场滚打了那么些年以后,我渐渐发现其实做股票难的不是赚钱,真正难的是拥有一颗无论市场怎么变化都能坦然出之的心。当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时候,我相信一年赚10%或是20%都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
就 我自己而言,用了至少5年时间才开始理解这句话,才开始学着去做到它。尽管到现在为止我在这上面还有很多需要去学,但我想可能可以用下面两个指标来衡量: 1)能不能做到不被外界消息所左右; 2)当买到一个好的股票以后能不能经得起大幅度的震仓,当然前提是公司基本面没有变化。
对于第一点 我自己是蛮有些体会的。刚开始接触这个市场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感觉周围都是Experts, 然后就特别会关注他们的评论和推荐的股票。我记得一直到04年为止,每一次CNBC上提到的股票或是板块我都会花点时间去研究,而假如有一个分析师推荐的 股票我恰好持有的话就会感到安全很多。这其实反应了我自己的一种不自信,总是觉得自己的分析可能会有问题,所以希望能够得到所谓的大师的肯定。但就像我在 前文中提到的,即使是华尔街知名投行的分析师的结果也是错多于正确。而事实上很多好的分析师在投行干了几年后就跳出来自己开个Hedge Fund, 而新的分析师往往只是刚毕业的MBA或是新出炉的CFA, 他们对Industry的理解不见得有多少深奥, 所以经常弄反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 近我在反思那一段时间的交易,发现自己往往会被一个消息所影响,然后在没有做进一步研究的情况下就冲动的出手。比如说在04年4月我买过一个股票叫 ARQL。说实话到今天为止我也没弄明白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但那天它一早出了一个公告,说Pfizer要和它搞什么合作,然后注给他们一笔250 Million的资金等等。股票价格一下子被弄上去了30%。我一看这个公司的市值不过300多个Million, 而Pfizer看好他们说不定他们真的很有前途,弄不好Pfizer下一个Viagra就从他们那里诞生了。。。真是越想越激动,立马下单在7快多的位置 买了2000股。然后就在那幻想它如果翻5倍可以赚多少,如果翻50倍可以赚多少。结果可能大家也猜到了。第一天往上一冲以后盘整两天就掉头向下,两周后 我在5元左右割肉。回想一下其实之前套在里面的机构正好利用了这个消息出货,而像我这样不明就里的散户就稀里糊涂的成全了他们。
关于第二 点我相信不少人应该是有体会的。往往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很不错的上市公司,而且进入的价位也不错,但只赚了20%或是50%就按耐不住了,生怕到手的利润 又会跑掉。还有一种情况是进入的价位虽然是不坏,但正好碰上大盘或是这个板块的调整,然后一调整就被震出来了。以后真的涨上去的时候也不敢追了。我在 03,04年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简单的举两个吧。我在03年末那时候中国人寿在美国刚上市的时候在32元的位置买了一些,当时候我的想法是中国人寿有 那么大的市场占有率,而保险业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LFC才10倍出头一点的市盈率要比AIG低很多,所以这个公司应该有前途。没想到买了以后没多 久就碰到香港H股调整(中人寿也在香港上市),所以股价一直跌跌不休。碰到股票一跌自己原先的信心就开始动摇了,偏巧这时候一个比较有分量的投行出了一份 分析报告,结论是中人寿在中国加入WTO后将面临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很有可能市场份额会下降,所以股票价格没有多大上扬空间。。。我当时一想,有道理, 中人寿是国有企业,效率什么的都比不过那些外资公司,再加上之前是在政府保护下的垄断企业,一旦脱离了这种保护可能生存都有问题。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几天 后就在28元附近割了肉。结果呢?回头看一下我几乎就是割在中人寿上市以后的最低位置(今天的复权价接近250元)。回头想一想,其实自己那时候做股票有 种理想主义,既希望这个股票是低价格(即低市盈率),又希望这个公司没有什么负面消息(比如竞争什么的)。事实上上市公司当中又能有几个是完全没有竞争对 手的??
再举一个例子吧。我在03年11月的时候买过一个Ticker叫TNT的公司。这个公司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它在两年前以每股 110多元的价格被并购。TNT是俄罗斯第六大的石油公司。我当时候看中它主要是因为它价格低,21元的价格只有4倍的市盈率。而当时候一般跨国石油公司 的市盈率都在12倍左右,即使是巴西国有公司也要10倍左右。买了以后没多久就看到一份关于它的投行报告,说这个公司有政策风险云云。我一想也对阿,不久 前不正好那个俄罗斯首富被抓了吗,说不定哪天普金看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不顺眼,顺带便把他也给扣了。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然后就在21元的位置又给抛了。抛了 后没几天它就在这个位置启动,一直涨到100多被收购了事。而我也只能眼看着快要到手的鸭子飞了。。。(未完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